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
我的外公
外公,四川省雙流縣人,隨著國民政府遷台,從此定居台灣岡山,空軍大本營。據父母說,我三歲以前住在外公家,人家說三歲以前沒記憶,恐怕是真的,絲毫沒有印象。我左嘴旁有道小疤痕,聽家人說在那時候留下來的。我和外公外婆、阿姨們始終有份親密的情感,可能與這段歲月有關。記憶以來,外公便從空軍退役,開始送報日子。國中時,每次去岡山,他午睡後閒聊,會對我念些送報經。外公過著康德式生活,每天按部就班過日子,凌晨三點起床,四點半派報送報,十點半到家,午餐後午覺,下午整理送報單子,晚餐後稍作休息,八九點上床。最喜歡他煉豬油之時,可以吃到加鹽的碎肉渣,好香好脆,零嘴的極品。家中炒菜或煮湯麵,都會添加些豬油,在物質匱乏時代,真是極品。還有炸花生,裹著麵粉,雖是早餐食材,我卻經常偷吃。過年之前煙燻香腸及臘肉,是我印象中的年菜味。據外婆說,他們曾經教人製作辣豆瓣,即是日後的明德辣豆瓣店。以史料眼光來看,雖不能盡信,但說明他們曾與明德交流過辣豆瓣製作的流程及風味。協和村位於通訊學校正後方,以四川人居多,小時候會講些四川話,長大後忘光光,只記得瓜娃子(傻小孩)、海子(鞋子)、擺龍門陣(閒聊)、不怕的、及格了、將將好(剛好)、格老子幾句。家中養隻土公狗肯比,極為忠心,外公送報回來,尚在村外很遠,便飛奔過去迎接。我到岡山時,肯比也會到村外迎接,又親又舔,感覺很窩心(貼心)。回高雄時,牠也會送客,跑上一大段,我喜歡狗與此有關。後來肯比老了,跑的較慢,依然迎往送來。活了十幾歲,一日突然失蹤,家人認為牠去尋覓永恆的住所,難過許久。現在養的Coffee也有這種習慣,主人歸來,又親又跳,希望牠能長壽,多陪伴我們幾年。還記得,外公自己興建一棟二樓自宅,每逢周末,大夥都會去岡山幫忙營造,搬磚塊、拌水泥,猶記得樑柱異常厚實,好像足以抵抗十級大地震。大學時,每次閒聊時,千篇一律都問我住校的飲食如何?可能長期過苦日子,對飲食特別在乎。我擔任教職時,外公摔傷了腿,休養一陣子,好了些,便吵著要去送報,每天找單車。因為太過勉強,又摔了一兩次,半年才痊癒。過些歲月的父親節,全家忙著慶祝,外公送報卻遲遲未回家,感覺不妙。下午三四點時,電話鈴響,警局通知在仁美。仁美?不知在何處?原來在仁武旁邊,從岡山到仁美,騎單車起碼要三小時以上。我和六阿姨開車去接他,黃昏看到他時,顫抖地看著我們,眼神迷惘,起初認不出家人。坐上車還繼續發抖,頓時知道他得了老人癡呆。家人忽略他的近況,一直以為他會長命百歲。回想這兩三年爺孫談話的內容,千篇一律,瞬間地串連起來。他回家之後,身體每況愈下,最後在高醫與世長辭。他善良謙遜、對人忠誠、與世無爭,這些待人處世的態度深深地影響到我,賜給子孫無窮的寶藏。他床頭上擺著朱熹《四書集註》,常對我講些忠孝節義的道理,潛移默化,讓我走上文史這條路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