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這是五年前的舊作,如今看來還有新意)
閱讀中國時報六月廿六日刊載的「治水預算專題」,內心感觸頗深。記得一年前的暑假,我到彰化縣與大學同學聚會,曾談及五百億治水預算問題,一位來自沿海鄉鎮的同學對此預算興奮異常。當時,本人很不識趣地澆他一盆冷水,回憶當時的論點大致如下:臺灣的水患型態大致可分土石流、河川暴漲及海水倒灌等三大類,前二者與山地過度開發有關,後者則與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有關。當然,九二一地震、地球暖化也是關鍵因素。當下,釜底抽薪之法不外乎:抑低山地開發速度與養殖漁業成長,否則花再多錢去做防洪或抽水系統,也是無濟於事,只能自欺欺人。政府面對山海的過度開發,高喊國土規劃多年,至今仍是紙上談兵,毫無積極作為,無能無識且失職怠惰。評論此事,或可改寫美國總統柯林頓競選經典名言:「笨蛋!治水在國土管理,不在預算多少!」
為何有五百億治水這種無厘頭預算的出現呢?地方民粹、政治分贓、政黨對抗、愛臺灣虛假意識……等,磬竹難書。如今根本沒有任何立委或政黨敢擋這筆治水預算,爭做「好人好事代表」,立法院通過是大勢所趨,問題在於加碼多少?如何分贓?好讓大家都happy。至於,五百億治水預算通過之後,水患是否就此永除?套用股市分析師張國治的口吻來說:「不會,不會,不會!」鄧小平的口吻則是:「格老子!地照陷,山照墾,錢照拿,水照淹。」
身為小老百姓的我只在乎一件事:把錢丟到水裏的政府沒有資格向人民加稅,好漢做事好漢當,治水不成也不要硬抝。
2006/06/2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